© 2023 Rentokil Initial plc 版權所有且受法律聲明中 條款之約束.
雙手是我們從事日常活動最重要的身體部位之一,我們以雙手進食、書寫、倒垃圾和接觸電子裝置。雙手雖然為我們帶來便利,同時也帶來不同潛在的壞處。Initial Hygiene 能多潔香港 最近的一項研究顯示 80% 疾病經由雙手傳播。這代表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透過與人接觸和觸碰物件,正不知不覺地以雙手傳播著細菌病毒。
雖然雙手充滿細菌,但其實任何人都可以預防自己成為病菌的載體,而且方法非常簡單。這個方法並非甚麼神奇技術,答案早就近在眼前。我們只需要馬上行動,並將洗手變成恆常習慣,即有效使雙手免受病菌污染。我們不但可促進自己健康衛生,同時也保障了其他人的健康生活。
適逢全球洗手日,我們為您歸納了 5 個您應該盡量改變的手部衛生陋習。我們鼓勵那些對改善手部衛生不知從何入手的人士,可以先從戒掉以下 5 大陋習著手。
首先是最常犯而又最顯著的不良手部衛生習慣。我們從少便被教導如廁後必須洗手,但有研究發現雖然人人都知道洗手的重要性,但卻每5個人當中有 1 人沒有洗手。另一個針對辦公室衛生的研究發現,每4個員工就有1人如廁後不洗手。研究也同樣顯示,如廁後每隻手上就會帶有每平方吋 2 億個病菌!如此驚人的病菌量,相信沒有人想繼續存在。
雖然您有洗手,但不代表您洗得正確。正確清潔雙手的除菌功效可能令人吃驚。一項由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進行的研究顯示,只有大約 5% 的人正確地洗手。
專家指出有沒有使用洗手皂液和洗手時間長短是確保雙手衛生的兩大因素。研究顯示大部分人平均只花6秒洗手,但是CDC 的指引則是應以 15 至 20 秒為限,使用皂液徹底洗手才能達到殺菌功效。這可是一般人平均洗手時間的三倍!
當然,只用清水搓揉手部同一位置達 15 至 20 秒亦不算是正確洗手,大家不可忽略手部較少接觸的位置如指甲邊和手背。請瀏覽本頁內容深入了解正確洗手步驟!
皮膚是令您免受病菌侵害的有效屏障,但是口部則完全相反,口部是病菌進入人體的最佳途徑。我們必須對放入口中的東西非常謹慎,您不應再無聊就咬咬筆頭或是貪圖方便用手指挑牙。
慎選食物同樣重要。人們往往以為雙手看起來清潔,徙手便拿起漢堡大快朵頤。因為病菌是微不可見,您看不見不代表它們不存在。事實上,病菌會隨著我們的活動而積聚。試想像,廁所門上和廁板上的病菌被傳播到您的午餐!所以請你立即改變這個惡習吧。
您有使用皂液並徹底搓揉雙手,這樣就足夠嗎?研究結果顯示相反答案。學者 D.R. Patrick 的研究顯示,濕潤的雙手比乾爽的手含菌多出1000倍。這代表您正確洗手而沒有徹底抹乾雙手的話,雙手仍然可以傳播細菌。請別讓疏忽抹乾雙手的步驟而白費正確洗手的效果,徹底抹乾雙手也是一個相當關鍵的手部衛生措施。
相信這是大部分人都曾經做過的行為。在資訊科技發達的年代,似乎每人都機不離身。不信的話,可以在午餐時間花數分鐘觀察周圍的人,您會發現總有一人在邊吃邊玩手機。
如果您以為廁所是您一天之中最骯髒的場所,那您或許要檢視一下您的手機。最近一項針對27間中學的學生的手機而進行的研究發現,手機的帶菌量遠超想像。一名美國亞利桑那洲大學教授指出,手機的帶菌量隨時比廁板多出10 倍。
因此,即使您有正確洗手和徹底抹乾雙手,只要您邊吃邊玩手機,就會功虧一簣。您更會將病菌從手機上沾染回手上,這就又回到第 3 項陋習的困境了。
即使提供了乾手設備,相信很多人仍會洗手後用衣服抹乾雙手,覺得窗方便、快捷、簡單,但這一洗手間習慣可能帶來更多的後果和影響。 危險:除了沒有以適當的方法弄乾雙手,導致細菌滋生外,我們的衣服實際上充滿了細菌及病毒。我們每天工作,接觸各種污染物—從戶外、餐廳、超市街士、辦公室到自己屋企門口。小貼士:使用乾手器、紙巾或自備毛巾來抹乾雙手。離開洗手間後可使用洗手液來提高你的衛生標準。
看過我們列舉的陋習後,您可能覺得有點強人所難。改變習慣絕對不容易,但改變亦從此刻開始。為確保您有改善手部衛生,請檢查下列事項。
1. 如果您還不了解如何正確洗手,不用擔心,請參考下方的信息圖,從此正確洗手。
2. 洗手後,請緊記用抹手紙或乾手機徹底抹乾雙手,乾爽的雙手較少傳播病菌啊!
3. 由於我們的電子用品常帶有大量病菌,因此宜定期擦拭清潔。在辦公室,使用 IT 設施專用消毒紙有效減少病菌於工作崗位、電腦和電話積聚。緊記使用電子用品後和進食前消毒雙手。
實行以上 3 項重點,避免犯下上述衛生陋習,您便可以重回衛生正軌,繼續健康的生活方式。
Initial為企業提供全面的手部衛生方案,有助防止細菌和病毒的傳播。